top of page

春天一到濕疹就復發? 3個方法減輕症狀

Updated: Oct 25, 2022


和春天有關係的第二個皮膚問題,好多人都會聯想起濕疹,春天亦是潮濕的季節,再加上中醫學說,濕疹和濕氣、濕邪入體有關,所以大家就聯想到濕疹。原來在皮膚學的角度上,亦都是有關連的。

春天濕疹易失控

西醫的濕疹,學名異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,在潮濕的春天,會特別嚴重。原因是春天的時候,百花盛開,空氣中可能會有很多導致我們敏感的花粉。不要以為這些花都是牡丹花,紫荊花,杜鵑花…… 最常見的花是我們所忽略的草。草才是世界上最多最生命力頑強的開花植物。你說,是不是路邊總有一棵?另外潮濕的天氣亦助長霉菌滋生,它們的孢子也會令到我們敏感。除此之外,春回大地,萬物甦新,蛇蟲鼠蟻都會變得活躍,蟑螂和塵埃蟎都是我們常見的致敏源,又一證據顯示春天和皮膚濕疹敏感有莫大關係。



濕疹為何如此困擾?

在香港四個就有一個人可能患上濕疹。症狀包括痕癢、紅腫、丘疹爆發, 嚴重的時候更加會導致表皮缺損、出水和感染。而且影響範圍可以非常之廣大,可以遍佈頭部、面部、頸部、軀幹和四肢,在皮膚會留下發炎後色素沉着 (Post-Inflammatory Hyperpigmentation – PIH),影響外觀。另外亦會嚴重影響病患者的心情,甚至影響睡眠、社交以及經濟生產力等。在美國,更有調查顯示濕疹甚至乎損耗社會資源達到 38億美元之多,數字驚人。要醫治就需要清楚其中病理,對症下藥。

濕疹的多發年紀

濕疹通常首先出現在嬰兒,而這情況大概有七成人在青春期間(11至16歲)改善,甚至斷尾。但是亦有大概一成半人在成年時仍然有濕疹的問題,在香港,濕疹問題可能更加嚴重,這都可能和香港的污染問題和社會精神緊張所致。



皮膚出現濕疹,就是因為濕疹鐵三角:(1)本身膚質本身較為敏感 ,(2)當皮膚的角質保護層受損(例如乾燥爆拆、手指甲刮傷),(3) 致敏源便進入敏感性的皮膚皮膚,刺激發炎細胞(肥大細胞mast cell),引致皮膚發炎形成濕疹。再加上濕疹令人痕癢,很多時候我們也忍不住去用手指磨刮,傷害角質保護層,令到更多的致敏源進入皮膚,形成惡性循環。

治療濕疹先修復皮膚

要醫治就首先要把濕疹鐵三角推倒,將惡性循環打破。第一,濕疹一個重大的原因,就是我們天然屏障保護層受破損。所以第一步,我們要修復皮膚角質保護層。這保護層就像防護罩一樣幫我們抵禦致敏源入侵。簡單保濕,其實已經可以達到很好的效果,它可以令我們的角質層排列得更緊密,而且亦可以堵塞缺口。另外一些成分例如皮膚脂質(lipid 、linoleic acid) ,又或者一些天然護膚物質(shea butter 、squalene oil) 更加可以幫助修復受損角質層。 另外皮膚修復,亦可以從補充劑入手,例如飲食要均衡,盡量補充維他命A、C、E、D及奧米茄3等等元素。另外,我們亦盡量避免利用熱水去沖涼,又或者浸浴,過分去除保護性的皮膚油脂。其實剪指甲亦可以避免甲尖過長而刮傷皮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