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很多人面上都能發現大大小小的顆粒,好像暗粒或「酒米」,但這些粒粒是暗瘡嗎?還是其他皮膚問題?如果自行處理掉很快又從新長出來,其實可能是瘤。
瘤有分幾多種?
絕大部份面上的瘤都是良性,通常不會產生惡性的變化,但亦有可能會影響外觀,為日常生活帶來不便。面上的瘤大致可分為以下五類:

脂肪瘤
脂肪瘤屬於脂肪增生,觸感較軟,沒有痛感,但有逐漸發大的可能性。如果生在臀部位置/胸圍位置,會影響外觀甚至日常生活。脂肪瘤至今仍未有確切的成因,屬偶發性或遺傳性,與個人體質有關。遺傳性有機會涉及內臟。若脂肪瘤持續發大,會出現疼痛甚至有機會發炎。

黃斑瘤
由於脂質大量沉積在真皮層下,最常見於上下眼皮位置,呈現黃色的斑塊,甚至會逐漸變大變厚,十分礙眼。確切成因未明,但部分患者都出現膽固醇較高的情況。

粉瘤
由於皮脂腺增生,發炎後形成一個囊袋,油脂及皮屑會掉入囊袋中,受細菌感染後隨時間逐漸演變成燶瘡(腫塊)或惡臭等狀況,可以出現在皮膚的任何部位,通常生長於臉部、頸部和四肢。當粉瘤上出現開口位置,露出的分泌物會氧化形成黑點,外觀類似黑頭粉刺。亦因如此患者會把粉瘤當成黑頭粉刺處理,但過程中萬一受細菌感染,粉瘤有機會因此而惡化。